杨震
![]()
杨震,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就读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12年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权理论和海洋安全等,已发表CS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他论文百余篇,媒体评论文章九十余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网、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社亚太智库、中青在线、南方周末防务智库、凤凰大参考、澎湃防务及外交学人、百万庄通讯社、环球锐评、国际在线、新民晚报深海区等新媒体发表著作七百余篇,多次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采访。 目前担任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澎湃防务军事顾问、专栏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战专业2016年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解放军国防大学心理战专业2018年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及人民日报海外网专栏作者。 获2013年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研杯”征文优秀论文奖,2015年度上海市社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推进‘四个全面’”理论研讨征文优秀论文奖,2016年度上海市社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研讨征文优秀论文奖。新民晚报2018、2019年度优秀国际问题专家。
研究项目:
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国际核政治和我国国家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181),2011年 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研究” (项目批准号:12&ZD099),2012年 3、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前景评估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项目批准号:13YJCGJW016),2013年 4、参与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我国无人机海洋维权执法的国际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CLS(2017)C46);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亚投行与区域内传统国际金融机制叠加互动的间性治理优势研究”( 项目批准号:17BGJ036),2017年 6、参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 项目批准号:2018XAA025),2018年 7、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外政策”(项目批准号:19JZD055)子项目“印度军情概况”,2019年 8、参与上海交通大学智库引导性研究项目“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无人技术应用于海洋的国际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ZKYJ-2019005),2019年
代表性论文(CSSCI):
1、杨震:“中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的现状、特征与未来战略构想”,载于《东北亚论坛》2019年第3期 2、杨震:“美国印太战略的障碍与困境”,载于《国际观察》2019年第3期 3、杨震:“海权视阈下的韩日独岛争端”,载于《韩国研究论丛》2018年第2辑 4、杨震:“海权视域下的印度海上扩张研究”,载于《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8年第5期 5、杨震:“论中印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载于《南亚研究季刊》2018年第1期 6、杨震:“中日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载于《东北亚论坛》2017年第6期 7、杨震:“中国海权优先战略与海军转型”,载于《理论视野》2017年第8期 8、杨震:“论航空母舰与中国海权”,载于《当代世界》2017年第8期 9、杨震:“海权视阈下的印度海基核力量研究”,载于《南亚研究季刊》2017年第1期 10、杨震:“从美国海权合作战略的演进看美国海权战略调整”,载于《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3期 11、杨震:“中国特色的大国海军外交——基于当代海权思想的视角”,载于《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12、杨震:“美国海权思想发展演进探析”,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13、杨震:“海权视阈下的当代印度海军战略与海外军事基地”,载于《南亚研究季刊》2016年第2期 14、杨震:“海权视域下的中印海军战略比较研究”,载于《南亚研究》2016年第1期 15、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洋军事观:制海权与海上反介入”,载于《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17辑 16、杨震:“基于海权视角论朱利安·科贝特的海洋战略观”,载于《国际观察》2015年第4期 17、杨震:“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载于《国际展望》2015年第4期 18、杨震:“论中美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载于《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4期 19、杨震:“后冷战时代世界海洋战略格局视阈下的中美海权合作”,载于《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3期 20、杨震:“当代印度海权战略与航空母舰”,载于《南亚研究季刊》2015年第3期 21、杨震:“当代韩国海军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海权的角度”,载于《韩国研究论丛》2014年第2辑 22、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载于《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4期 23、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海权与航空母舰”,载于《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1期 24、杨震:“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战略海疆拓展”,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1期 25、杨震:“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探析”,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8期 26、杨震:“海权视角:论航空母舰对中国海军转型的推动作用”,载于《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3期 27、杨震:“从海权理论角度看戈尔什科夫的海上威力论及其影响”,载于《东北亚论坛》2013年第1期) 28、杨震:“论新军事变革与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载于《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7期 29、杨震:“远交近攻:中国能源外交之道”,载于《新视野》,2012年第1期(第二作者) 30、杨震(第二作者):“美国能源独立之梦——《能源独立之梦》评价”,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1、杨震:“论中美之间的海权矛盾”,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2期 32、杨震:“打赢明天的战争 维护美国治下的和平——评《大视野大战略:缩小断层带的新思维》”,载于《美国问题研究》2011年第1期 33、杨震:“论海权论的进化及新世纪美国海军的转型”,载于《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2期 34、杨震:“美国‘能源独立’:动力、方案及动力”,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8期(第二作者)。 35、杨震(第二作者):“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机制霸权——以安理会和北约为例”,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3期
最新媒体评论:
1. 杨震:“俄罗斯新版核政策 给美国划出红线”,载于《新民晚报》2020年6月10日 2. 杨震:“日美正式建立太空军 太空军事竞赛加剧”,载于《南方周末》2020年5月30日 3. 杨震:“疫情之下美国会遭遇恐怖袭击吗?”,载于《新民晚报》2020年5月7日 4. 杨震:“浙江自贸区 着力打造世界级油气交易中心”,载于《中国石化报》2020年4月24日 5. 杨震:“印度媒体为何惊呼‘中国潜艇来了’?”,载于《新民晚报》2020年1月30日 6. 杨震:“全球海洋变暖,人类可能面临大麻烦”,载《新民晚报》2020年1月23日 7. 杨震:“日本打造‘太空部队’的醉翁之意”,载《环球时报》2020年1月23日 8. 杨震:“防巡航导弹打击要做好这几点”,载于《中国航天报》2019年12月21日 9. 杨震:“美国撮合下,韩日关系能否转圜”,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11月28日 10. 杨震:“美国的全球体系正在崩坏”,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11月21日 11. 杨震:“《中导条约》失效 美俄新军备竞赛?”,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8月29日 12. 杨震:“拒交军费 德国会从‘北约’退群吗?”,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8月22日 13. 杨震:“提供公共产品 守护海上安全”,载于《中国海洋报》2019年8月6日 14. 杨震:“美伊会不会开战?”,载于《南方周末》2019年6月27日 15. 杨震:“美国‘核透明’主张其实是个伪命题”,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5月24日 16. 杨震:“解禁五年 日本军火出口颗粒无收”,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5月23日 17. 杨震:“俄红场阅兵展示新武器”,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5月10日。 18. 杨震:“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载于《中国石化报》2019年4月12日。 19. 杨震:“特朗普再玩‘退群’‘撕裂’国际社会”,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2月2日 20. 杨震:“英国雄心缺乏支撑”,载于《环球时报》2019年1月9日(笔名马尧) 21. 杨震:“俄罗斯武器出口额创新高”,载于《中国国防报》2018年11月6日 22. 杨震:“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贡献者”,载于《中国国防报》2018年11月6日(笔名马尧) 23. 杨震:“彭斯亚太行:推进印太战略落地”,载于《新民晚报》2018年10月19日(笔名马尧) 24. 杨震:“关于提高中国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思考”,载于《中国海洋报》2018年10月15日(笔名马尧) 25. 杨震: “5G,高科技之争缘何变了味?”,载于《新民晚报》2018年12月20日 26. 杨震:“中非合作让中非经济共同体命运更紧密”,载于《中国石化报》2018年9月7日(笔名马尧) 27. 杨震:“未来司令部影响溢出军事领域”,载于《新民晚报》2018年8月26日(笔名马尧) 28. 杨震:“‘印太战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载于《中国海洋报》2018年8月16日(笔名马尧) 29. 杨震:“俄被指干扰美中期大选 美俄关系势如水火”,载于《中国国防报》2018年8月8日(笔名马尧) 30. 杨震:“美国要建‘太空军’,中国是否跟上?”,载于《南方周末》2018年6月28日(笔名刘美武) 31. 杨震: “特朗普迎‘中考’ 共和党赢面大”,载于《新民晚报》2018年6月17日(笔名马尧) 32. 杨震:“欧洲距‘军事独立’还很远”,载于《环球时报》2018年6月9日(笔名马尧) 33. 杨震:“美国务院公布:美俄进攻性战略武器数据清单 可谓‘一石三鸟’”,载于《新民晚报》2018年2月24日(笔名马尧) 34. 杨震:“2.7:1,美将如何输掉战争”,载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12月15日(笔名马尧) 35. 杨震:“特朗普版税改 谁来获利谁‘埋单’”,载于《新民晚报》2017年11月9日 36. 杨震:“军演面对面 欧洲格局乱”,载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9月15日(笔名马尧) 37. 杨震:“特朗普时代的美俄军事对抗”,载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8月25日 38. 杨震:“为何欧洲会频繁遭遇恐怖袭击”,载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6月30日 39. 杨震:“解读前南国际刑事法庭来龙去脉”,载于《新民晚报》2017年12月7日 40. 杨震:“美国成功进行洲际弹道导弹拦截试验意味着什么”,载于《中国青年报》2017年6月8日(笔名马尧) 41. 杨震:“美军首次成功拦截洲际导弹 专家:打开潘多拉匣子”,载于《新民晚报》2017年5月31日(笔名马尧) 42. 杨震: “慕尼黑安全会议:美欧‘翻脸’的背后”,载于《新民晚报》2019年2月21日 43. 杨震:“美军首次成功拦截洲际导弹 专家:打开潘多拉匣子”,载于《新民晚报》2017年5月31日(笔名马尧) 44. 杨震:“从习特会看中美关系走向”,载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4月14日 45. 杨震:“对印度海军战略的几点思考”,载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3月3日 46. 杨震:“从防务市场动向解读全球安全局势”,载于《新民晚报》2017年2月27日 47. 杨震: “哪个外号更适合美防长马蒂斯”,载于《南方周末》2017年1月26日(笔名马尧) 48. 杨震:“海权之路,路在何方”,载于《解放日报》2017年1月20日 49. 杨震:“特朗普时代美俄关系走向拐点”,载于《新民晚报》2017年1月9日 50. 杨震:“澳意图打造远洋舰队”,载于《中国国防报》2016年9月23日(笔名杨巡)